第二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聽完武顏一席話,小包子變成了傻包子。
其實平心而論,武顏的口才並算不好,有時候說出來的話也並不是很有道理。
但是她自有一套歪理,在屢屢說服李治以及之前的楊氏等人的時候,首先就抱著絕對堅定的態度,表現出胸有成竹的樣子。
有時候說,謊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也騙過去了。
武顏說的不是謊言,只是不一定是客觀真理罷了。
她喜歡把這個稱之為詭辯,但這終究只是小道而已,真正要在大唐立足,靠這些是不夠的。所以武顏很少在外人面前賣弄自己的口才,只是在親近之人要鉆進牛角尖的時候發揮一下。更多的時候,武顏願意花時間去練好琴(刀)棋(槍)書(棍)畫(棒?),畢竟這是一個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但是本質還是以權勢服人的社會。與其花時間與人扯嘴皮子贏得嘴上的勝仗,不如充實生活,規劃前路,走上人生巔峰。
畢竟,這一世,她是武顏。
她是,和李治捆綁銷售的武顏。
“被捆綁”的李治只覺得每次聽武顏說起她從前的世界,就會升起一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也許是羨慕,那個沒有神佛精怪,卻有“科技”的世界。
但是他也不會迂腐得因為武顏吃了葷腥就覺得有什麽不好,進而大加指責。畢竟自己並非從前,就連自己都開始破了酒肉戒,又有什麽立場去指謫在另一個世界長大的武顏?
吃完一頓飽飽的宵夜,武顏輕輕打了一個嗝。
“以後我日日都給你帶一些來?”李治說到。
武顏皺眉:“這倒是沒有必要了吧?偶爾為之還沒關系,你要是日日都點了雙份的晚飯,早晚會被長孫皇後關心一番的。再說了,等過了百日,後頭關於吃食的就會松散一點。還是謝過你的好意了。小孩紙正在長身體,夜夜晚睡當心長不高。”
武顏比李治高了不止一個頭,說起最後這句話,已經是帶了三分的笑意。
李治忍住鼓起面頰的小動作,看到光溜溜的碟子和食盒,堵著氣不說話。
武顏賠笑道:“開玩笑哩。又不是沒見過你長大的樣子,必定會身高七尺,面冠如玉噠!”
李治別扭地說:“八尺!”
“噗哈哈——八尺就八尺。”武顏心想難道男人都對尺寸這麽計較?自己不過是隨口胡謅七尺,他還較真起來了。
李治也聽出來武顏的敷衍和取笑,揮揮袖子收拾好了食盒,食盒又變成指甲蓋大小。
小食盒被小包子捏起來,放到小荷包裏去,小包子扭扭身子,有幾分傲嬌的樣子:“夜深了,我要回去了。”
“好的您慢走。”武顏還是嬉皮笑臉的樣子。
軟萌正太面孔微微紅了,又從荷包裏掏出一個微小的葫蘆。
李治把葫蘆放到桌子上,小葫蘆見風就長,變成正常大小。
“這也是給我的?”武顏捏起葫蘆搖了搖。
李治點點頭:“是一些糖丸子,你當零嘴吃罷。”
說完不等武顏回答,就急匆匆離去了:“我先走啦。”
武顏只能在他身後揮了揮手:“慢走,不送啦。”
小包子很快就消失無蹤。武顏擰開葫蘆嘴兒,倒出來幾個褐色丸子,聞著確實是甜絲絲的:唔,川貝的氣味。
混跡古代這麽多年,尋常見的中藥也認識了十幾二十樣,這算不算是意外收獲呢?什麽白芷、天麻、川貝、茯苓……從前的武顏壓根就不知道那是啥個啥的,現在聞聞氣味都能猜得*不離十。
可見人的適應能力確實是很強的。
武顏取了一丸塞進嘴裏,微苦之後帶著甘甜,再含一口涼水,整個幹啞的嗓子都覺得被浸潤了。(1)
小包子還是挺有心的嘛。自己剛才推拒他繼續送吃的來,會不會太過於生疏客氣了?
武顏吃完一丸糖,又漱了口,這才安心睡下——沒有牙醫的年代得了蛀牙是要命的事情!
被她記掛著的小和尚牌李治包子第二日就沒空給武顏送吃的了。
因為……他的爹的爹shi啦。
盡管武家閉門守孝,都聽到了外面的喪鐘:太上皇去了。
生死為天命,縱然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也逃不過一死。
武顏不關心李淵死了朝堂上會如何,就是有些吃不準李治到底能不能以小博大慢慢改變了長孫皇後的運勢。
按理說,長孫皇後是貞觀十年就熬不住了。
幸好,李治的一應日常所作所為不可小覷,盡管貞觀九年秋,皇後長孫氏因為操勞太上皇的身後事,病的很兇險,終於還是熬過來了。
轉眼三年過去。
貞觀十二年端午。
後日就是武顏等人出孝的日子了,武元慶守墓三年,前頭的日子還是正正經經的,後來實在熬不住,約莫是偷偷摸摸吃了些營養的補身子。這個單看他的面色就知道了——前期是面有菜色,後期才白潤起來。
武顏也不去較真,也不去尋什麽證據把柄——現在和武元慶一家又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何苦來哉。反正平白得了三年松快的日子,過了後日又要打起精神應對了。
三年裏,因為武順是外嫁的女兒,只需要為武父守一年,她出了孝沒多久就懷上了。
因為大姐夫賀蘭安石替岳父守孝的孝期比武順還短。
武顏猜測便宜大姐是擔心賀蘭安石被憋得狠了會偷吃,忙不疊就懷了孩子。
總歸是長了點腦子,知道什麽掐尖兒都不如有個孩子能夠在賀蘭府立住腳。武顏嗤笑。
先頭守孝的日子裏,武順可沒少往武府跑。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武順不是蠢笨如豬的人,但是太過掐尖要強,最喜歡指指點點插手家裏的事情。又有早先被二妹妹駁回了面子,後來幾次看到武顏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武顏就納悶了,女人小小的嫉妒心真的有這麽可怕?
反正武順都是嫁出去的,武顏不耐煩和她打機鋒,真的變成了現在一般維持了面子情。倒是楊氏覺得有些難做人。
楊氏最寵愛的自然是長女,可是守孝三年,事事為自己拿主意的是二女兒,現在老大和老二有了齟齬,難道做母親的真的要兩不相幫?
不過好在,隨著武順生下了兒子,心氣兒也平順了好多,再不計較些針頭線腦的了,等到上個月賀蘭府來報信說武順懷了第二胎,楊氏阿彌陀佛念個不停。對著武顏和武穎的十句話裏,倒是有五句在說再次懷胎的武順,三句是在說大胖外孫,剩下兩句,一句是“出了孝期可得替你們兩個相看起人家來了。”另一句是“你們那兩個哥哥是靠不住的,日後還需得你們大姐幫襯著,都是我肚子裏鉆出來的,有什麽好置氣的。”
最後這一句倒是說給武顏聽的。
聽得多了,武顏也覺得和一個小姑娘計較太幼稚了,遂也緩和了和武順的關系。
出孝也算是大事了,因為武家早早摘下了國公府的牌匾,李二陛下覺得武士彟的長子還算識趣兒,讓他順利承爵,減去一等,變為正二品開國郡公。
開過郡公雖有開國二字,但並不代表“開國”,而是一種封號而已。
是以,武元慶被賜了個誠字,為誠郡公。
搖身一變的武元慶最近還騰不出手對付楊氏母女,也可以說因為這三年的相安無事,武元慶心裏那股子邪火早就散了,如今的他日日圍著權貴顯貴的圈子轉悠,想要早日融入進去。
而新出爐的郡公夫人小相氏也忙著去參加各式的賞花會、游園會,帶著她兩個女兒,一個十一二,一個才*歲。
一時間,武顏和武穎這兩個年紀更大一些的小姑子倒是被小相氏拋在腦後。
楊氏看得有些眼熱,從前這種場合都是自己帶著兒媳婦和幾個女兒出去的,現在真真是!
楊氏攪爛了一塊綢帕子,覺得不能坐以待斃,趁著出孝後憋了好幾年沒出門走動的勁兒,帶著兩個女兒,去賀蘭府探望大女兒。
賀蘭府和武家也算是一個地方發家的,賀蘭夫人和楊氏的關系也算不錯,知道她此來必定是為了探視兒媳婦的,很是周道地陪著扯了一會子話,就說去置辦席面。
等到賀蘭夫人走遠,楊氏捧著武順的肚子細細問了這一胎的懷相,又對著武順好一通問了大外孫身邊伺候的人精心不精心,最後叫兩個女兒帶著大外孫賀蘭敏之去外頭院子裏溜溜。
賀蘭敏之小名文哥兒,才一周歲多,跌跌撞撞會走路了,正是喜歡手腳並用滿地爬的狀態,哪裏需要帶到園子裏去玩兒了?
武顏又不是搞不靈清的,知道這是楊氏有話不方便讓自己和武穎聽到,而這件事,肯定就是兩人的婚事了。
武穎三年過去還是一樣的實在,娘說帶著文哥兒去園子裏,她就真的準備往園子裏去。
武顏勸住了:“都快六月裏了,日頭毒起來了,文哥一身細皮嫩肉的,哪裏能這時間出去溜達,咱們就在涼亭裏面坐一坐便是了。”
文哥身邊的奶娘和伺候的人這才松口氣。
武穎不是沒有見過比自己小的孩子,家裏武元慶武元爽都是子女雙全的,可是那一屋子的與楊氏這邊並不親近,早年請安都是露一露面就被抱走的,說是孩子小不好受了風去,天長日久的,對著那些應該喚自己姑姑的侄女兒、侄子們真是感覺好似陌生人一般。
武家兩姐妹逗弄著文哥兒玩耍。
屋內的楊氏果然說起了二女兒和小女兒的婚事:“元英,你知道家裏那兩個哥哥是靠不住的,你妹妹的婚事我也只能指望你了。你托女婿幫娘打聽打聽,有什麽合適的人家,總比讓武元慶胡亂尋摸了人家,或者給他做了墊腳石去。”
楊氏的擔心也並非是多餘,活了大半輩子還有甚麽是沒見過的,男人在功名利祿面前,莫說是不同母的妹妹,便是一母所出的妹妹也會拿去博了前程。
可是楊氏的腦子就是這樣子,你說她糊塗,她也懂這彎彎繞;你說她精明,她又不會想到自己女婿會不會尋摸了什麽不好的人家給兩個女兒。
楊氏這毛病就叫做偏聽偏信,覺著一個人是好的時候,就什麽都聽什麽都信。從前這“一個人”特指武順,現在也包括了武顏,算是武顏的一個大進步了吧。
武順聞言倒是一口應下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其實平心而論,武顏的口才並算不好,有時候說出來的話也並不是很有道理。
但是她自有一套歪理,在屢屢說服李治以及之前的楊氏等人的時候,首先就抱著絕對堅定的態度,表現出胸有成竹的樣子。
有時候說,謊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也騙過去了。
武顏說的不是謊言,只是不一定是客觀真理罷了。
她喜歡把這個稱之為詭辯,但這終究只是小道而已,真正要在大唐立足,靠這些是不夠的。所以武顏很少在外人面前賣弄自己的口才,只是在親近之人要鉆進牛角尖的時候發揮一下。更多的時候,武顏願意花時間去練好琴(刀)棋(槍)書(棍)畫(棒?),畢竟這是一個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但是本質還是以權勢服人的社會。與其花時間與人扯嘴皮子贏得嘴上的勝仗,不如充實生活,規劃前路,走上人生巔峰。
畢竟,這一世,她是武顏。
她是,和李治捆綁銷售的武顏。
“被捆綁”的李治只覺得每次聽武顏說起她從前的世界,就會升起一股子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也許是羨慕,那個沒有神佛精怪,卻有“科技”的世界。
但是他也不會迂腐得因為武顏吃了葷腥就覺得有什麽不好,進而大加指責。畢竟自己並非從前,就連自己都開始破了酒肉戒,又有什麽立場去指謫在另一個世界長大的武顏?
吃完一頓飽飽的宵夜,武顏輕輕打了一個嗝。
“以後我日日都給你帶一些來?”李治說到。
武顏皺眉:“這倒是沒有必要了吧?偶爾為之還沒關系,你要是日日都點了雙份的晚飯,早晚會被長孫皇後關心一番的。再說了,等過了百日,後頭關於吃食的就會松散一點。還是謝過你的好意了。小孩紙正在長身體,夜夜晚睡當心長不高。”
武顏比李治高了不止一個頭,說起最後這句話,已經是帶了三分的笑意。
李治忍住鼓起面頰的小動作,看到光溜溜的碟子和食盒,堵著氣不說話。
武顏賠笑道:“開玩笑哩。又不是沒見過你長大的樣子,必定會身高七尺,面冠如玉噠!”
李治別扭地說:“八尺!”
“噗哈哈——八尺就八尺。”武顏心想難道男人都對尺寸這麽計較?自己不過是隨口胡謅七尺,他還較真起來了。
李治也聽出來武顏的敷衍和取笑,揮揮袖子收拾好了食盒,食盒又變成指甲蓋大小。
小食盒被小包子捏起來,放到小荷包裏去,小包子扭扭身子,有幾分傲嬌的樣子:“夜深了,我要回去了。”
“好的您慢走。”武顏還是嬉皮笑臉的樣子。
軟萌正太面孔微微紅了,又從荷包裏掏出一個微小的葫蘆。
李治把葫蘆放到桌子上,小葫蘆見風就長,變成正常大小。
“這也是給我的?”武顏捏起葫蘆搖了搖。
李治點點頭:“是一些糖丸子,你當零嘴吃罷。”
說完不等武顏回答,就急匆匆離去了:“我先走啦。”
武顏只能在他身後揮了揮手:“慢走,不送啦。”
小包子很快就消失無蹤。武顏擰開葫蘆嘴兒,倒出來幾個褐色丸子,聞著確實是甜絲絲的:唔,川貝的氣味。
混跡古代這麽多年,尋常見的中藥也認識了十幾二十樣,這算不算是意外收獲呢?什麽白芷、天麻、川貝、茯苓……從前的武顏壓根就不知道那是啥個啥的,現在聞聞氣味都能猜得*不離十。
可見人的適應能力確實是很強的。
武顏取了一丸塞進嘴裏,微苦之後帶著甘甜,再含一口涼水,整個幹啞的嗓子都覺得被浸潤了。(1)
小包子還是挺有心的嘛。自己剛才推拒他繼續送吃的來,會不會太過於生疏客氣了?
武顏吃完一丸糖,又漱了口,這才安心睡下——沒有牙醫的年代得了蛀牙是要命的事情!
被她記掛著的小和尚牌李治包子第二日就沒空給武顏送吃的了。
因為……他的爹的爹shi啦。
盡管武家閉門守孝,都聽到了外面的喪鐘:太上皇去了。
生死為天命,縱然李淵是大唐的開國皇帝也逃不過一死。
武顏不關心李淵死了朝堂上會如何,就是有些吃不準李治到底能不能以小博大慢慢改變了長孫皇後的運勢。
按理說,長孫皇後是貞觀十年就熬不住了。
幸好,李治的一應日常所作所為不可小覷,盡管貞觀九年秋,皇後長孫氏因為操勞太上皇的身後事,病的很兇險,終於還是熬過來了。
轉眼三年過去。
貞觀十二年端午。
後日就是武顏等人出孝的日子了,武元慶守墓三年,前頭的日子還是正正經經的,後來實在熬不住,約莫是偷偷摸摸吃了些營養的補身子。這個單看他的面色就知道了——前期是面有菜色,後期才白潤起來。
武顏也不去較真,也不去尋什麽證據把柄——現在和武元慶一家又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何苦來哉。反正平白得了三年松快的日子,過了後日又要打起精神應對了。
三年裏,因為武順是外嫁的女兒,只需要為武父守一年,她出了孝沒多久就懷上了。
因為大姐夫賀蘭安石替岳父守孝的孝期比武順還短。
武顏猜測便宜大姐是擔心賀蘭安石被憋得狠了會偷吃,忙不疊就懷了孩子。
總歸是長了點腦子,知道什麽掐尖兒都不如有個孩子能夠在賀蘭府立住腳。武顏嗤笑。
先頭守孝的日子裏,武順可沒少往武府跑。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武順不是蠢笨如豬的人,但是太過掐尖要強,最喜歡指指點點插手家裏的事情。又有早先被二妹妹駁回了面子,後來幾次看到武顏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武顏就納悶了,女人小小的嫉妒心真的有這麽可怕?
反正武順都是嫁出去的,武顏不耐煩和她打機鋒,真的變成了現在一般維持了面子情。倒是楊氏覺得有些難做人。
楊氏最寵愛的自然是長女,可是守孝三年,事事為自己拿主意的是二女兒,現在老大和老二有了齟齬,難道做母親的真的要兩不相幫?
不過好在,隨著武順生下了兒子,心氣兒也平順了好多,再不計較些針頭線腦的了,等到上個月賀蘭府來報信說武順懷了第二胎,楊氏阿彌陀佛念個不停。對著武顏和武穎的十句話裏,倒是有五句在說再次懷胎的武順,三句是在說大胖外孫,剩下兩句,一句是“出了孝期可得替你們兩個相看起人家來了。”另一句是“你們那兩個哥哥是靠不住的,日後還需得你們大姐幫襯著,都是我肚子裏鉆出來的,有什麽好置氣的。”
最後這一句倒是說給武顏聽的。
聽得多了,武顏也覺得和一個小姑娘計較太幼稚了,遂也緩和了和武順的關系。
出孝也算是大事了,因為武家早早摘下了國公府的牌匾,李二陛下覺得武士彟的長子還算識趣兒,讓他順利承爵,減去一等,變為正二品開國郡公。
開過郡公雖有開國二字,但並不代表“開國”,而是一種封號而已。
是以,武元慶被賜了個誠字,為誠郡公。
搖身一變的武元慶最近還騰不出手對付楊氏母女,也可以說因為這三年的相安無事,武元慶心裏那股子邪火早就散了,如今的他日日圍著權貴顯貴的圈子轉悠,想要早日融入進去。
而新出爐的郡公夫人小相氏也忙著去參加各式的賞花會、游園會,帶著她兩個女兒,一個十一二,一個才*歲。
一時間,武顏和武穎這兩個年紀更大一些的小姑子倒是被小相氏拋在腦後。
楊氏看得有些眼熱,從前這種場合都是自己帶著兒媳婦和幾個女兒出去的,現在真真是!
楊氏攪爛了一塊綢帕子,覺得不能坐以待斃,趁著出孝後憋了好幾年沒出門走動的勁兒,帶著兩個女兒,去賀蘭府探望大女兒。
賀蘭府和武家也算是一個地方發家的,賀蘭夫人和楊氏的關系也算不錯,知道她此來必定是為了探視兒媳婦的,很是周道地陪著扯了一會子話,就說去置辦席面。
等到賀蘭夫人走遠,楊氏捧著武順的肚子細細問了這一胎的懷相,又對著武順好一通問了大外孫身邊伺候的人精心不精心,最後叫兩個女兒帶著大外孫賀蘭敏之去外頭院子裏溜溜。
賀蘭敏之小名文哥兒,才一周歲多,跌跌撞撞會走路了,正是喜歡手腳並用滿地爬的狀態,哪裏需要帶到園子裏去玩兒了?
武顏又不是搞不靈清的,知道這是楊氏有話不方便讓自己和武穎聽到,而這件事,肯定就是兩人的婚事了。
武穎三年過去還是一樣的實在,娘說帶著文哥兒去園子裏,她就真的準備往園子裏去。
武顏勸住了:“都快六月裏了,日頭毒起來了,文哥一身細皮嫩肉的,哪裏能這時間出去溜達,咱們就在涼亭裏面坐一坐便是了。”
文哥身邊的奶娘和伺候的人這才松口氣。
武穎不是沒有見過比自己小的孩子,家裏武元慶武元爽都是子女雙全的,可是那一屋子的與楊氏這邊並不親近,早年請安都是露一露面就被抱走的,說是孩子小不好受了風去,天長日久的,對著那些應該喚自己姑姑的侄女兒、侄子們真是感覺好似陌生人一般。
武家兩姐妹逗弄著文哥兒玩耍。
屋內的楊氏果然說起了二女兒和小女兒的婚事:“元英,你知道家裏那兩個哥哥是靠不住的,你妹妹的婚事我也只能指望你了。你托女婿幫娘打聽打聽,有什麽合適的人家,總比讓武元慶胡亂尋摸了人家,或者給他做了墊腳石去。”
楊氏的擔心也並非是多餘,活了大半輩子還有甚麽是沒見過的,男人在功名利祿面前,莫說是不同母的妹妹,便是一母所出的妹妹也會拿去博了前程。
可是楊氏的腦子就是這樣子,你說她糊塗,她也懂這彎彎繞;你說她精明,她又不會想到自己女婿會不會尋摸了什麽不好的人家給兩個女兒。
楊氏這毛病就叫做偏聽偏信,覺著一個人是好的時候,就什麽都聽什麽都信。從前這“一個人”特指武順,現在也包括了武顏,算是武顏的一個大進步了吧。
武順聞言倒是一口應下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